剖宮產后使用鎮痛泵主要是為了有效緩解術后疼痛,促進產婦恢復。鎮痛泵通過持續或按需給藥的方式,將鎮痛藥物直接輸注到體內,能夠顯著減輕剖宮產術后的切口疼痛和子宮收縮痛。
鎮痛泵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優勢。疼痛控制效果穩定,能夠避免口服或肌注鎮痛藥物帶來的血藥濃度波動,減少疼痛反復發作。降低應激反應,良好的鎮痛可減少術后交感神經興奮,有助于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平穩。促進早期活動,疼痛減輕后產婦能更早下床活動,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和腸粘連風險。改善哺乳體驗,疼痛緩解后產婦情緒更穩定,有助于建立母乳喂養。
鎮痛泵中常用藥物包括阿片類鎮痛藥如芬太尼、舒芬太尼,以及局部麻醉藥如羅哌卡因。這些藥物通過硬膜外導管或靜脈通路給藥,需由麻醉醫生根據個體情況調整劑量。部分鎮痛泵還采用患者自控鎮痛技術,允許產婦在疼痛加劇時自行追加藥量。
使用鎮痛泵期間需密切觀察不良反應。可能出現惡心嘔吐,可通過止吐藥物緩解。部分產婦會有皮膚瘙癢或尿潴留,通常停藥后自行消失。呼吸抑制雖罕見但需警惕,醫護人員會定期監測血氧飽和度。導管相關感染也是潛在風險,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
鎮痛泵一般使用48-72小時,覆蓋術后疼痛最劇烈階段。撤除后若仍有明顯疼痛,可改用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繼續治療。對于有凝血功能障礙、脊柱畸形或藥物過敏史的產婦,需由麻醉醫生評估是否適用鎮痛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