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可通過抗生素輸液、對癥支持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治療,通常由細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衛生習慣不良、鄰近器官炎癥蔓延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療程:
細菌性尿道炎輸液治療通常需3-7天,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頭孢曲松鈉、阿米卡星。療程長短取決于病原體類型及感染嚴重程度,需完成全程治療避免耐藥性產生。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尿常規評估療效。
2、并發癥處理:
合并腎盂腎炎或前列腺炎時輸液時間延長至10-14天。可能與尿路結石、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發熱、腰背酸痛、排尿困難等癥狀。嚴重者需聯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廣譜抗生素。
3、免疫調節:
反復發作的尿道炎需排查免疫功能異常。HIV感染者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患者需延長輸液周期至2周以上,同時補充胸腺肽等免疫調節劑。治療期間應監測淋巴細胞亞群等指標。
4、梗阻解除:
存在尿道狹窄或前列腺增生者需同步處理原發病??赡芘c解剖異常、既往手術史有關,表現為尿線變細、殘余尿增多等癥狀。嚴重梗阻需先行膀胱造瘺再抗感染,必要時行尿道擴張術或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
5、衛生管理:
治療期間保持每日飲水2000ml以上,避免憋尿及盆浴。選擇純棉內褲并每日更換,性生活前后及時清潔。女性患者需注意經期衛生,避免使用刺激性衛生產品。
尿道炎患者治療期間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攝入蔓越莓汁、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品。適度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抵抗力,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導致脫水。每日清洗外陰后保持干燥,治療結束后1周復查尿培養確認病原體清除。合并基礎疾病者需長期隨訪,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