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三部曲通常指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三個階段的疾病進展過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主要誘因,長期未控制可能發展為肝硬化,最終部分患者會進展為肝癌。該過程具有漸進性和不可逆性,早期干預可延緩病情發展。
1、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續感染引起,表現為肝功能異常、乏力等癥狀。病毒通過血液或體液傳播,感染后部分患者會轉為慢性攜帶狀態。長期病毒復制會導致肝細胞反復損傷,激活肝星狀細胞引發纖維化。治療需遵醫囑使用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抗病毒藥物,配合定期監測肝功能。
2、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臟廣泛纖維化伴結節形成的終末期病變,多由慢性肝炎發展而來。典型表現包括門靜脈高壓、脾功能亢進和肝功能減退。病理特征為假小葉形成和血管結構紊亂。此時需限制蛋白質攝入預防肝性腦病,必要時采用腹水超濾回輸或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治療。
3、肝癌
原發性肝癌多在肝硬化基礎上發生,肝細胞癌占絕大多數。高危因素包括乙肝病毒感染、黃曲霉毒素暴露等。早期常無癥狀,進展后可出現肝區疼痛、消瘦等表現。診斷需結合甲胎蛋白檢測和影像學檢查。治療方法包括肝切除術、射頻消融術和靶向藥物索拉非尼等。
預防肝癌三部曲需從控制乙肝病毒感染入手,新生兒應按時接種乙肝疫苗。慢性乙肝患者須嚴格戒酒,避免使用損肝藥物,每半年進行肝臟超聲和甲胎蛋白篩查。日常飲食選擇易消化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肝硬化患者需限制鈉鹽攝入。出現不明原因乏力、腹脹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