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期間腰酸可通過熱敷、適度運動、藥物緩解、調整姿勢、中醫調理等方式治療。腰酸通常由盆腔充血、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子宮收縮、激素水平變化、體質虛弱等原因引起。
1、熱敷:
使用熱水袋或暖寶寶貼敷于腰部,溫度控制在40-45℃為宜,每次15-20分鐘。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子宮平滑肌痙攣,降低前列腺素對痛覺神經的刺激。注意避免燙傷皮膚,經期避免使用過熱或過冷的溫度刺激。
2、適度運動:
選擇經期瑜伽、散步等低強度運動,每天堅持30分鐘。運動可促進內啡肽分泌,減輕疼痛敏感度,同時改善盆腔血液循環。避免劇烈運動或增加腹壓的動作,如仰臥起坐、深蹲等可能加重盆腔充血的運動。
3、藥物緩解:
在醫生指導下可選用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非甾體抗炎藥,或莪術油膠囊等中成藥。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達到鎮痛效果,需在疼痛初期規律服用效果更佳。禁止自行調整用藥劑量或聯合用藥。
4、調整姿勢:
保持正確坐姿,腰部墊靠枕維持生理曲度,每1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長期不良姿勢會加重腰部肌肉代償性緊張,建議睡眠時采用側臥屈膝位,可減輕腰椎壓力。辦公時可使用腳踏板減少腰部負荷。
5、中醫調理:
通過艾灸關元、三陰交等穴位,或服用四物湯、當歸芍藥散等方劑調理氣血。中醫認為經期腰酸多與腎虛血瘀有關,需在專業中醫師辨證指導下進行至少3個月經周期的調理。可配合耳穴壓豆等外治療法。
經期腰酸期間建議增加含鎂食物如香蕉、堅果的攝入,鎂離子可幫助放松肌肉;避免生冷飲食加重盆腔充血。穿著寬松衣物減少腹部壓迫,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若腰酸伴隨經量異常、發熱等癥狀持續3個月經周期以上,需及時就診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器質性疾病。平時可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量,經前1周開始低鹽飲食減少水鈉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