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耳鳴多數情況下可以得到改善。耳鳴癥狀的緩解與病因、病程及個體差異密切相關,需結合綜合治療和長期管理。
1. 急性期耳鳴:
發病3個月內屬于急性期,治愈率相對較高。此階段耳鳴常與內耳微循環障礙、突發性耳聾或精神壓力相關。建議盡早進行耳部磁共振或聽力檢查,排除聽神經瘤等器質性疾病。治療可采用改善微循環藥物如銀杏葉提取物、甲鈷胺等營養神經藥物,配合高壓氧治療。同時需避免接觸噪音,保證每日7小時睡眠,減少咖啡因攝入。
2. 慢性期耳鳴:
持續超過6個月的慢性耳鳴,完全治愈難度增大,但通過習服療法可顯著改善生活質量。約60%患者經過3-6個月的聲音療法訓練后,大腦對耳鳴信號的敏感度會降低。認知行為療法能有效糾正患者對耳鳴的災難化認知,推薦每周進行正念冥想練習。合并焦慮抑郁時,需在心理科醫師指導下使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類藥物。
3. 伴隨聽力損失:
當耳鳴與感音神經性耳聾并存時,佩戴助聽器可緩解80%患者的耳鳴感知。助聽器能放大環境聲,通過聽覺剝奪原理抑制耳鳴信號。重度耳聾患者可考慮人工耳蝸植入,其電刺激能干擾耳鳴神經通路。此類患者需每半年復查純音測聽,避免長期處于絕對安靜環境。
日常需保持低鹽飲食,每日鈉攝入量控制在3克以內,適量補充鋅、鎂元素有助于內耳毛細胞修復。建議選擇游泳、瑜伽等非劇烈運動,避免潛水、蹦極等可能造成耳壓變化的活動。睡眠時使用白噪音發生器,將臥室背景聲維持在30分貝左右。突發耳鳴加重或伴隨眩暈、頭痛時,需立即就診排查聽神經瘤或腦血管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