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指關節脫位可通過手法復位、固定制動、藥物治療及康復訓練等方式處理。該損傷多由外力撞擊、運動損傷或關節結構異常等因素引起,常伴隨關節畸形、劇烈疼痛和活動受限等癥狀。
外力直接撞擊是最常見原因,如跌倒時手掌撐地或球類運動中的暴力沖擊。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動并冰敷消腫,專業醫生會采用牽拉旋轉法進行閉合復位,復位后需用鋁板或支具固定3-4周。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抗炎藥可緩解疼痛腫脹。
運動損傷多見于籃球、排球等需頻繁用手接球的運動。除常規復位固定外,建議損傷后6周內佩戴防護指套,康復期可進行抓握力球訓練改善關節穩定性。塞來昔布等COX-2抑制劑對運動損傷炎癥控制效果較好。
先天性關節囊松弛或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更易發生習慣性脫位。這類患者需長期佩戴動態矯形器,嚴重者可能需進行關節囊修補術。甲氨蝶呤等抗風濕藥物可改善基礎病情。
復位后48小時內應保持患肢抬高,定期檢查手指末梢血運。若出現皮膚青紫或感覺麻木需及時復診。多數患者在規范治療6-8周后可恢復日常功能,但運動員等特殊人群建議進行專業康復評估后再恢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