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毒的癥狀主要有頭痛、惡心嘔吐、意識模糊、肌肉痙攣和抽搐。水中毒是指短時間內攝入過量水分導致血液中鈉離子濃度過低,可能由過量飲水、腎臟排水功能異常、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心力衰竭、肝硬化等因素引起。
1、頭痛
水中毒早期常見癥狀為持續性頭痛,與腦細胞水腫導致顱內壓升高有關?;颊呖赡馨殡S頭暈、視物模糊,嚴重時出現噴射性嘔吐。輕度情況下可通過限制飲水緩解,若頭痛持續加重需就醫排除其他神經系統疾病。
2、惡心嘔吐
胃腸道癥狀多出現在水中毒進展期,因低鈉血癥影響消化系統功能。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可能伴有食欲減退和腹部不適。需注意與食物中毒鑒別,避免誤服止吐藥物掩蓋病情。
3、意識模糊
神經系統受累時會出現定向力障礙、嗜睡或煩躁不安,與腦組織水腫壓迫有關。嚴重者可發展為譫妄,出現幻覺或行為異常。此時應立即就醫,避免發生腦疝等危險并發癥。
4、肌肉痙攣
四肢肌肉不自主抽動是電解質紊亂的典型表現,常見于小腿和手指。低鈉血癥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異常,可能伴隨針刺樣疼痛。發作時可通過局部熱敷緩解,但需同步糾正電解質失衡。
5、抽搐
嚴重水中毒可能引發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類似癲癇大發作表現。發作時需保護患者防止跌傷,記錄抽搐持續時間,就醫后需進行腦電圖監測。這種情況提示血鈉濃度已低于危險閾值。
預防水中毒需控制每日飲水量在2000毫升左右,高溫或運動后補水應少量多次。腎功能不全者需嚴格限制水分攝入,術后患者輸液需監測電解質。出現相關癥狀時應立即停止飲水,輕度病例可通過進食咸味食物緩解,嚴重者需靜脈補充高滲鹽水。長期服用利尿劑或抗抑郁藥物者應定期檢測血鈉水平,老年人及嬰幼兒需特別注意飲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