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感染巨細胞病毒可能由母嬰垂直傳播、免疫功能下降、接觸感染源、潛伏病毒激活、醫源性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病毒治療、免疫調節、定期產檢、胎兒超聲監測、新生兒篩查等方式干預。

1、母嬰傳播:
巨細胞病毒通過胎盤或產道傳播給胎兒,導致先天性感染。孕早期感染可能引發胎兒生長受限、小頭畸形,孕晚期感染多表現為肝脾腫大。孕婦需在孕12周前完成TORCH篩查,確診后每4周復查超聲評估胎兒結構。
2、免疫抑制:
妊娠期生理性免疫調節增加感染風險,HIV陽性或使用免疫抑制劑孕婦更易發生病毒再激活。表現為持續低熱、乏力、淋巴結腫大,需監測CD4+T細胞計數,必要時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3、接觸感染:
接觸嬰幼兒唾液、尿液是主要傳播途徑。護理托幼機構兒童時應佩戴手套,避免共用餐具。家庭中有CMV陽性兒童時,孕婦需每周用含氯消毒劑清潔玩具和臺面。
4、病毒再激活:
既往感染CMV的孕婦中,3%-10%出現病毒再激活。可能與妊娠激素水平變化有關,通常無癥狀但需檢測病毒載量。病毒量>10^3copies/ml時考慮使用纈更昔洛韋治療。
5、醫源性暴露:
輸血或器官移植可能導致原發感染。孕前篩查CMV抗體陰性者需避免輸注未經病毒滅活的血制品,接觸醫療廢棄物后需用75%酒精徹底消毒手部。

感染孕婦應每日攝入200mg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選擇雞蛋、深海魚等優質蛋白飲食。孕中期起每周進行30分鐘快走或孕婦瑜伽,維持血氧飽和度>95%。新生兒出生后需采集尿液PCR檢測,陽性者每3個月復查聽力至3歲,發現神經性耳聾需在6月齡前植入人工耳蝸。哺乳期乳汁病毒陽性時建議巴氏消毒后喂養,持續至產后6個月復查轉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