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緊縮術可通過肛門環縮術、肛門后位修補術等方式治療,通常由肛門括約肌松弛、直腸脫垂等因素引起。
1、術前準備:
患者需完成血常規、凝血功能等實驗室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癥。術前12小時禁食,4小時禁水,腸道準備采用口服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清潔灌腸。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后取截石位,術區常規消毒鋪巾。
2、環縮術操作:
在肛門3點及9點位距肛緣1.5cm處作小切口,將硅膠環或滌綸帶經皮下隧道環繞肛門,調整松緊度至容納一指。該術式通過機械性縮窄肛管改善失禁,適用于輕度括約肌損傷患者。術后需預防性使用頭孢呋辛、甲硝唑等抗生素。
3、后位修補術:
沿肛管后正中線縱行切開,分離顯露外括約肌斷端,用可吸收線作重疊縫合。同時修補撕裂的肛提肌,恢復肛直角。該術式能重建解剖結構,對產傷性括約肌斷裂效果顯著。術中可能聯合使用亞甲藍標記神經走行。
4、并發癥處理:
術后早期需觀察出血、感染等風險,疼痛明顯者可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約5%患者出現排便困難,需指導生物反饋訓練。嚴重肛門狹窄需二次手術松解,尿潴留患者留置導尿管48小時。
5、術后康復:
術后24小時開始流質飲食,逐步過渡至低渣膳食。每日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創面涂抹莫匹羅星軟膏。2周內避免久坐或劇烈運動,6周后評估肛門收縮力。長期堅持提肛運動可增強療效。
康復期建議增加膳食纖維攝入,每日食用燕麥、火龍果等軟化糞便,配合凱格爾運動鍛煉盆底肌。術后3個月需復查肛管直腸測壓,觀察夜間滲液情況需及時復診。避免騎行等壓迫會陰部運動,控制如廁時間在5分鐘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