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急性胃炎可通過調整飲食、補充水分、腹部保暖、口服藥物、靜脈補液等方式治療。該病通常由飲食不當、病原體感染、藥物刺激、過敏反應、應激狀態等原因引起。
1、調整飲食:暫停固體食物12-24小時,選擇米湯、藕粉等流質食物。癥狀緩解后逐步添加蘋果泥、蒸蛋羹等低纖維食物。避免攝入乳制品、高糖飲料等加重胃腸負擔的食物。
2、補充水分:每10分鐘給予5-10毫升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可配合飲用稀釋的蘋果汁或米湯。觀察尿量及嘴唇濕潤度,6小時無排尿需就醫。
3、腹部保暖:使用40℃左右熱水袋熱敷臍周,每次15分鐘。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避免受涼導致胃腸痙攣加重。
4、口服藥物:蒙脫石散可吸附腸道毒素,雙歧桿菌調節菌群平衡,鋁碳酸鎂中和胃酸。細菌感染時需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5、靜脈補液:嚴重嘔吐伴脫水時需靜脈輸注葡萄糖電解質溶液。血便或持續高熱可能需禁食配合胃腸減壓治療。
急性胃炎恢復期應保持飲食清淡,選擇煮熟的胡蘿卜、南瓜等易消化食材。適當進行散步等低強度活動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注意餐具消毒與手衛生,避免家庭成員交叉感染。密切觀察精神狀態與尿量變化,出現嗜睡或眼窩凹陷等脫水體征需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