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孕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監測排卵、補充營養、控制基礎疾病、心理調節等方式提高成功率。備孕困難可能與年齡因素、內分泌紊亂、生殖系統疾病、不良生活習慣、心理壓力等原因有關。
1、調整作息:
保持規律作息有助于維持內分泌穩定。建議每晚11點前入睡,保證7-8小時優質睡眠。避免熬夜、輪班等打亂生物鐘的行為,長期睡眠不足可能降低卵子質量和男性精子活力。
2、監測排卵:
掌握排卵期能顯著提升受孕幾率。可通過基礎體溫測量、宮頸黏液觀察或排卵試紙確定排卵日,月經周期規律者排卵多在下次月經前14天。超聲監測能更準確判斷卵泡發育情況。
3、營養補充:
孕前3個月需每日補充400μg葉酸,多攝入富含鐵元素的紅肉、動物肝臟,增加深海魚類攝入補充DHA。男性應多吃含鋅食物如牡蠣、堅果,避免酒精和高溫環境影響精子質量。
4、疾病管理:
多囊卵巢綜合征可能與胰島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癥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月經稀發、痤瘡等癥狀。甲狀腺功能異常者需調整TSH水平至2.5mIU/L以下,糖尿病患者應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6.5%以內。
5、心理調適:
長期焦慮會抑制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可通過正念冥想、瑜伽等緩解壓力,夫妻間保持良性溝通。避免過度關注受孕結果,每月自然受孕率約20%-25%,正常嘗試1年未孕再考慮就醫。
備孕期間建議每周進行3-5次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BMI控制在18.5-23.9范圍。避免接觸染發劑、農藥等生殖毒性物質,停用避孕藥后待月經周期恢復再嘗試受孕。規律性生活頻率以每周2-3次為宜,不必刻意集中在排卵期。孕前檢查包括TORCH篩查、精液分析等基礎項目,35歲以上女性建議進行卵巢功能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