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狀胎盤多數情況下可以繼續妊娠,但需加強產前監測。帆狀胎盤指臍帶附著于胎膜而非胎盤實質,可能增加胎兒生長受限、早產等風險,但并非絕對禁忌。
一、帆狀胎盤的分型與風險:
帆狀胎盤根據臍血管走行分為兩型:無血管前置的單純帆狀胎盤風險較低,而合并血管前置時臍血管跨越宮頸內口可能引發產時血管破裂導致胎兒急性失血。約15%-20%的帆狀胎盤會伴隨胎兒生長受限,這與胎盤血流分布異常有關。孕期需通過超聲重點監測臍帶插入點位置、胎兒生長曲線及臍血流指數。
二、醫學干預措施:
確診帆狀胎盤后建議每2-4周進行專項超聲檢查,評估胎兒生長發育及臍血管走行。若合并血管前置,孕晚期需絕對臥床休息并提前制定剖宮產方案。對于出現胎兒生長遲緩者,可考慮靜脈營養支持改善胎盤功能。分娩時機通常選擇在孕37-39周,避免自然臨產造成的血管撕裂風險
孕期需保持均衡營養,重點補充優質蛋白、鐵元素及維生素C以支持胎盤血管發育。每日監測胎動變化,避免劇烈運動和長時間站立。出現陰道流血、胎動異常需立即就醫。產后需關注新生兒血紅蛋白水平,部分嬰兒可能需短暫觀察是否存在貧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