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手術通常根據腫瘤位置和分期選擇局部切除、經腹會陰聯合切除術或全直腸系膜切除術等術式,手術方式主要有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和機器人輔助手術。
1、局部切除
適用于早期直腸癌且腫瘤局限于黏膜層的患者,通過肛門或骶尾部入路切除腫瘤及周圍部分正常組織,創傷較小且能保留肛門功能。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監測復發情況,若病理提示高風險特征需追加放化療。
2、經腹會陰聯合切除術
針對中低位直腸癌的標準術式,需切除直腸腫瘤段、周圍淋巴組織和部分腸系膜,同時行永久性結腸造口。手術需聯合腹部和會陰部切口操作,術后可能出現排尿功能障礙等并發癥,需進行盆底康復訓練。
3、全直腸系膜切除術
適用于進展期直腸癌,要求完整切除直腸及其系膜內淋巴脂肪組織,根據腫瘤下緣距肛緣距離決定是否保肛。術中需注意保護盆腔自主神經,術后可能發生吻合口瘺等并發癥,需加強營養支持。
4、腹腔鏡手術
通過腹壁小切口置入器械完成操作,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但要求術者具備豐富經驗。需注意避免腫瘤破裂導致種植轉移,術后需配合輔助治療降低復發概率。
5、機器人輔助手術
利用機械臂系統進行精準操作,特別適用于骨盆狹窄的男性患者,能更好保護神經血管結構。但設備成本較高,術后仍需按規范進行病理分期指導后續治療。
直腸癌術后需根據病理結果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早期患者以手術為主,中晚期需結合放化療。建議術后定期復查腫瘤標志物和影像學檢查,保持高蛋白飲食促進傷口愈合,避免劇烈運動防止腹壓增高。造口護理需注意清潔和皮膚保護,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或腹痛應及時就醫。術后康復期可進行適度盆底肌訓練,改善控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