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管短宮頸機能不全需重點關注預防早產風險。主要注意事項包括減少腹部壓力、定期監測宮頸長度、必要時醫療干預。
避免增加腹壓的活動是基礎措施。提重物、長時間站立、劇烈運動可能加重宮頸負擔,建議日常以坐臥休息為主。凱格爾運動可增強盆底肌支撐力,但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適度訓練。
孕中期每2-4周需通過陰道超聲監測宮頸長度變化。當長度小于25毫米時屬于異常縮短,可能伴隨下腹墜脹、陰道分泌物增多等先兆早產癥狀。動態監測有助于及時發現風險。
醫療干預主要根據孕周和縮短程度決定。孕16-24周出現進行性縮短可考慮宮頸環扎術,術后需配合黃體酮支持治療。鹽酸利托君等宮縮抑制劑適用于出現宮縮時的緊急處理。妊娠34周后發生縮短通常以密切觀察為主。
營養補充對維持妊娠穩定性有輔助作用。每日攝入足量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蛋和維生素E,適量補充鈣鎂制劑可降低子宮肌肉敏感性。保持每日飲水量1500-2000毫升預防泌尿感染。
出現每小時超過4次的規律宮縮、陰道流血或液體滲出等異常時需立即就醫。既往有早產史或多次流產史的孕婦應從孕12周起加強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