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情況下發燒3-5天可自行緩解,具體恢復時間與病因、體質及治療措施有關。
一、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
普通感冒或流感導致的發熱通常持續3天左右,體溫波動在37.3-38.5℃之間。此階段建議多飲溫水,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飲水量,采用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若伴隨咽痛可含服金銀花含片,頭痛時可按摩太陽穴緩解。
二、細菌感染導致的發熱:
扁桃體炎、肺炎等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熱可能持續5-7天,體溫常超過38.5℃。此類情況需進行血常規檢查,確診后需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未及時干預可能發展為持續高熱,伴隨寒戰、咳膿痰等癥狀。
三、特殊人群發熱特點:
嬰幼兒因免疫系統未完善,發熱可能反復持續7-10天,需密切監測體溫變化。老年人基礎體溫偏低,體溫超過37.5℃即需警惕,可能合并尿路感染或肺炎等隱匿性疾病。孕婦持續發熱超過3天需排除TORCH感染風險。
發熱期間建議選擇小米粥、百合銀耳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海鮮、羊肉等發物。保持每日8小時睡眠,室溫維持在24-26℃為宜。體溫超過38.5℃可短期使用退熱藥物,但需注意兩次用藥間隔不少于6小時。若發熱伴隨意識模糊、皮疹或抽搐,需立即就醫排查腦膜炎等重癥感染。恢復期可進行八段錦等溫和運動,逐步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