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繭子通常由長期摩擦或壓力導致,可通過日常護理和醫療干預改善。繭子形成主要與反復機械刺激、職業需求、運動習慣、皮膚干燥、不合腳鞋具等因素有關。
日常護理中,溫水浸泡軟化角質是基礎步驟。將手部浸泡在40℃左右溫水中15分鐘,能有效軟化增厚角質層。浸泡后使用浮石或磨砂膏輕柔摩擦繭子表面,注意控制力度避免損傷健康皮膚。含有尿素或水楊酸的護手霜能促進角質脫落,建議每日涂抹2-3次。
職業因素導致的繭子需做好防護措施。體力勞動者應佩戴專業防磨手套,減少工具對手部的直接摩擦。鋼琴、吉他等樂器愛好者可在練習時使用指套保護。定期修剪過厚繭皮有助于維持皮膚彈性,使用消毒過的指甲剪平行修剪凸起部分。
醫療干預適用于頑固性繭子。皮膚科醫生可能采用水楊酸貼片進行化學剝脫,或使用冷凍療法處理異常增生的角質。極少數伴有疼痛或感染的繭子可能需要激光治療,二氧化碳激光可精確去除角質而不損傷周圍組織。
預防新繭形成需消除持續摩擦源。檢查日常工具握把是否合適,必要時加裝緩沖墊。保持手部適度濕潤,過度干燥會加速角質增生。出現紅腫、滲液等感染跡象時,建議及時就醫排查糖尿病等潛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