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手就起泡脫皮可能與季節性皮膚干燥、汗皰疹、接觸性皮炎、真菌感染或濕疹等因素有關。這種情況通常表現為皮膚瘙癢、紅斑、水皰和脫屑等癥狀。
1、季節性皮膚干燥
冬季空氣濕度低,皮脂分泌減少,皮膚屏障功能減弱,容易導致手部干燥起皮。日常需減少使用堿性清潔劑,洗手后及時涂抹含尿素或凡士林的保濕霜,避免頻繁接觸冷水。
2、汗皰疹
汗皰疹屬于特殊類型濕疹,可能與精神緊張或過敏有關。表現為手掌、手指側緣反復出現深在性小水皰,伴隨灼熱感。可遵醫囑使用他克莫司軟膏、鹵米松乳膏或口服氯雷他定等藥物。
3、接觸性皮炎
接觸橡膠手套、洗滌劑等刺激物后發生的過敏反應,常出現邊界清晰的紅斑、丘疹和水皰。需避免接觸致敏原,急性期可用硼酸溶液濕敷,配合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外用。
4、真菌感染
手癬多由紅色毛癬菌感染引起,初期為單側手掌脫屑,逐漸擴散至雙側,冬季易加重。確診需通過真菌鏡檢,治療可選用聯苯芐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抗真菌藥物。
5、濕疹
慢性手部濕疹表現為皮膚增厚、皸裂和脫屑,冬季寒冷刺激會加重癥狀。建議使用溫水洗手,避免搔抓,急性發作期可短期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嚴重者需口服抗組胺藥。
冬季手部護理應注重保濕修復,每日使用無刺激護手霜多次,外出佩戴保暖手套。若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化膿感染,需及時至皮膚科就診排查特異性皮炎等疾病。飲食上可增加富含維生素A、E的食物如胡蘿卜、堅果等,有助于皮膚屏障修復。避免過度清潔和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室內使用加濕器維持空氣濕度在百分之四十至六十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