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蝕性葡萄胎可通過血清HCG檢測、超聲檢查、病理活檢、盆腔MRI、胸部CT等方式診斷。侵蝕性葡萄胎通常由完全性葡萄胎惡變、部分性葡萄胎惡變、滋養細胞異常增生、基因突變、免疫功能紊亂等原因引起。
1、血清HCG檢測:
血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異常升高是重要指標,需動態監測HCG變化趨勢。完全性葡萄胎惡變后HCG值常超過10萬mIU/ml,且清除葡萄胎后持續不降或上升。檢測需結合β-HCG亞單位分析,排除妊娠或生理性干擾。
2、超聲檢查:
經陰道超聲可見子宮肌層內蜂窩狀或囊實性混合回聲,伴豐富血流信號。病灶突破子宮漿膜層時提示浸潤深度,多普勒顯示低阻力指數血流頻譜。超聲能區分殘留葡萄胎與肌層浸潤,但難以鑒別局部浸潤與遠處轉移。
3、病理活檢:
診斷金標準需通過刮宮或手術獲取組織標本。鏡下見滋養細胞顯著異型增生,侵入肌層伴出血壞死,無絨毛結構。免疫組化顯示P57KIP2表達缺失提示完全性葡萄胎來源,Ki-67指數超過30%支持惡性轉化。
4、盆腔MRI:
磁共振成像能清晰顯示子宮肌層浸潤范圍及宮旁組織受累情況。T2加權像呈高信號病灶伴肌層中斷,增強掃描見不規則強化。對于超聲難以評估的微小浸潤灶或陰道轉移結節,MRI具有更高分辨率。
5、胸部CT:
評估肺轉移的首選方法,典型表現為雙肺多發棉絮狀陰影或結節影。約20%患者初診時已發生肺轉移,需與肺結核、肺炎等鑒別。CT同時可排查肝腦等其他臟器轉移,指導臨床分期。
診斷期間需限制劇烈運動避免腫瘤破裂出血,建議高蛋白飲食如魚肉、豆制品維持營養狀態。每周監測血常規預防化療后骨髓抑制,出現陰道大出血或呼吸困難需立即急診處理。隨訪期間嚴格避孕至少1年,首選屏障避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