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易感人群包括母親為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新生兒、未接種疫苗的醫務人員、有多個性伴侶者、靜脈吸毒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1、母嬰傳播:
乙肝病毒可通過母嬰垂直傳播感染新生兒。攜帶乙肝病毒的孕婦在分娩過程中可能將病毒傳染給嬰兒。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斷傳播。
2、職業暴露:
醫務人員因接觸患者血液和體液存在較高感染風險。手術、注射、采血等操作中發生針刺傷可能造成職業暴露。規范使用防護裝備、及時接種疫苗是有效預防措施。
3、性接觸傳播:
無保護性行為是乙肝傳播的重要途徑。病毒存在于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多個性伴侶會增加感染幾率。使用安全套可降低傳播風險,定期檢測有助于早期發現。
4、血液傳播:
靜脈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極易導致病毒傳播。輸血或血液制品使用也存在感染風險。嚴格篩查獻血者、使用一次性醫療器械能有效預防血液傳播。
5、免疫功能低下:
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術后服用免疫抑制劑者更易感染乙肝病毒。這類人群感染后易發展為慢性肝炎,需要加強監測并考慮預防性抗病毒治療。
預防乙肝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高危行為。日常飲食應保證充足蛋白質攝入,適量食用雞蛋、魚肉等優質蛋白;規律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增強免疫力;注意個人衛生,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出現乏力、食欲減退、黃疸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