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停育可通過藥物流產、清宮手術、激素治療、心理疏導和孕前調理等方式干預。胚胎停育通常由染色體異常、母體內分泌失調、子宮結構異常、感染因素和免疫異常等原因引起。
染色體異常是胚胎停育最常見的原因,約占早期流產的50%-60%。夫妻雙方可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明確是否存在遺傳問題。若確認染色體異常,建議通過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篩選健康胚胎。
母體內分泌失調如黃體功能不足、甲狀腺功能異常等會影響胚胎發育。黃體功能不足可通過黃體酮補充治療,甲狀腺功能異常需根據具體類型使用左甲狀腺素鈉或抗甲狀腺藥物。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需調整月經周期后再備孕。
子宮結構異常包括子宮縱隔、宮腔粘連、子宮肌瘤等。宮腔鏡檢查可明確診斷,部分患者需行宮腔鏡下縱隔切除、粘連分離或肌瘤剔除術。術后建議避孕3-6個月,待子宮內膜修復后再妊娠。
感染因素如TORCH感染弓形蟲、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支原體感染等可能導致胚胎停育。孕前建議進行優生五項檢查,發現感染需規范治療。急性感染期應避孕,治愈后3個月再考慮妊娠。
免疫異常包括抗磷脂抗體綜合征、封閉抗體缺乏等??沽字贵w陽性患者妊娠期需使用低分子肝素和小劑量阿司匹林,封閉抗體缺乏者可考慮淋巴細胞免疫治療。這類患者應在生殖免疫科醫生指導下進行孕前評估和孕期監測。
經歷胚胎停育的夫婦建議間隔3-6個月再備孕。孕前需完善相關檢查,女性應補充葉酸,男性需改善精子質量。若連續發生2次及以上胚胎停育,需進行系統病因篩查后再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