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術可通過消毒鋪巾、局部麻醉、穿刺進針、抽取積液、術后處理五個步驟完成。操作需嚴格遵循無菌原則,臨床常用于診斷或治療腹腔積液。
1、消毒鋪巾:患者取仰臥位或側臥位,穿刺點常規選擇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處。術區用碘伏由內向外環形消毒3遍,直徑不小于15cm,鋪無菌洞巾建立無菌區。消毒范圍需超過穿刺點周圍10cm以上,避免術中污染。
2、局部麻醉:用1%利多卡因逐層浸潤麻醉穿刺路徑,先注射皮丘后垂直進針,回抽無血后邊退針邊注藥。麻醉范圍需覆蓋皮膚、皮下組織至腹膜層,確保患者術中無痛感。麻醉深度需達壁層腹膜,注藥前必須回抽確認未誤入血管。
3、穿刺進針:左手固定皮膚,右手持穿刺針與腹壁垂直進針,經麻醉路徑緩慢刺入。突破腹膜時有明顯落空感,此時停止進針連接注射器。使用Z字形進針法可減少術后滲液,穿刺深度成人約3-5cm,兒童約2-3cm。
4、抽取積液:用50ml注射器緩慢抽吸腹腔液體,首次抽液量不超過1000ml。診斷性穿刺取10-20ml送檢,治療性穿刺需控制放液速度。抽液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面色、脈搏,出現頭暈心悸立即停止操作。
5、術后處理:拔針后按壓穿刺點5分鐘,消毒覆蓋無菌敷料。囑患者平臥2小時防止腹壓驟降,監測血壓脈搏每小時1次連續4小時。記錄穿刺液性狀和量,術后24小時內保持敷料干燥。
術后建議高蛋白飲食如魚肉、雞蛋、牛奶促進腹水蛋白補充,避免劇烈運動防止穿刺點出血。每日測量腹圍變化,出現發熱或腹痛加劇需及時復診。穿刺后3天內禁止沐浴,定期換藥觀察傷口愈合情況。肝硬化患者需限制鈉鹽攝入,每日監測體重和尿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