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脫垂需立即采取頭低臀高位、停止宮縮劑使用并緊急剖宮產。處理方式主要有體位調整、抑制宮縮、胎兒監測、緊急手術準備、新生兒復蘇準備。
1、體位調整
發現臍帶脫垂時應立即讓孕婦采取頭低臀高體位,可用枕頭墊高臀部。該體位利用重力作用減少臍帶受壓,同時避免臍帶進一步脫出。需保持體位直至胎兒娩出,移動時需整體平移。
2、抑制宮縮
立即停用催產素等宮縮誘導劑,必要時使用鹽酸利托君等宮縮抑制劑。抑制宮縮可降低臍帶受壓風險,為手術爭取時間。用藥需監測孕婦心率血壓變化,警惕肺水腫等不良反應。
3、胎兒監測
持續胎心監護評估胎兒狀況,出現變異減速或心動過緩提示臍帶受壓。監測時避免頻繁陰道檢查加重脫垂,可結合超聲評估臍帶血流。發現胎心異常需立即啟動緊急預案。
4、緊急手術準備
確診后需在30分鐘內完成剖宮產,術前準備包括備皮、導尿、建立靜脈通路等。麻醉選擇全身麻醉可更快娩出胎兒,若胎心穩定可考慮椎管內麻醉。手術團隊需實施五分鐘剖宮產流程。
5、新生兒復蘇準備
提前預熱輻射臺,準備氣管插管及復蘇藥物。臍帶脫垂易導致新生兒窒息,需兒科醫生在場待命。娩出后立即評估呼吸、心率、肌張力,必要時進行正壓通氣或胸外按壓。
預防臍帶脫垂需加強產前檢查,對胎位異常、羊水過多等高危因素加強監測。分娩過程中避免人工破膜,出現胎膜早破需立即聽診胎心。建議孕婦學會識別陰道異物感等異常癥狀,出現異常及時就醫。產后需關注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定期進行生長發育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