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瓷牙修復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并非最佳選擇。全瓷牙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機械性能、適應癥限制和臨床操作要求三個方面。
全瓷牙的機械強度低于金屬烤瓷牙。前牙區單冠修復是其主要適應癥,后牙區多單位橋體修復可能因咬合力過大導致折裂。二氧化鋯全瓷材料雖強度較高,但依然存在崩瓷風險,特別是對于磨牙癥患者。
全瓷牙對牙體預備要求更為嚴格。需要磨除1.5-2.0毫米牙體組織,比金屬烤瓷牙多磨除0.3-0.5毫米。對于嚴重缺損的患牙,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修復空間。牙本質過敏發生率約為18%-23%,高于傳統修復方式。
全瓷修復體存在邊緣適合性問題。數字化取模誤差可能導致邊緣密合度下降,增加繼發齲風險。臨床研究顯示全瓷冠5年繼發齲發生率為6.8%,高于金屬烤瓷冠的3.2%。對于牙齦位置不穩定的患者,可能出現修復體邊緣暴露的美學問題。
對于咬合過緊、牙列重度磨耗的患者,全瓷修復可能加速對頜牙磨損。體外實驗表明,全瓷材料對對頜牙的磨損量是天然牙的2-3倍。夜磨牙患者應慎用全瓷修復,必要時需配合咬合墊使用。
全瓷牙的性價比需個體化評估。其價格通常是金屬烤瓷牙的1.5-2倍,但使用壽命未必同比延長。對于經濟條件有限且修復空間不足的患者,金屬烤瓷牙仍是可靠選擇。建議修復前進行全面的咬合分析和美學評估,選擇最適合的修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