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松動可能由種植體周圍炎、骨結合失敗、咬合過載、全身性疾病或外傷等因素引起。種植牙松動通常表現為牙齦紅腫、出血、種植體晃動、咬合疼痛等癥狀。
種植體周圍炎是最常見的原因,主要由口腔衛生不良導致細菌感染,引發種植體周圍組織炎癥。這種情況可能伴隨牙齦出血、溢膿等癥狀。治療需通過專業清潔、抗生素控制感染,嚴重者需手術清創。
骨結合失敗多發生在術后早期,與手術操作不當、患者骨質條件差或術后護理不足有關。患者可能出現種植體異常移動或疼痛。處理方式包括移除失敗種植體,待骨組織恢復后重新評估種植條件。
咬合過載常見于修復體設計不合理或患者有夜磨牙習慣,長期異常受力導致種植體周圍骨吸收。癥狀表現為咬合不適或種植體松動。需調整咬合關系,必要時制作咬合墊分散壓力。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骨質疏松可能影響骨代謝,降低種植體穩定性。這類患者需先控制基礎疾病,再評估種植修復可行性。
外傷直接作用于種植區域可能導致種植體移位或折斷。需立即就診,通過影像學檢查評估損傷程度,決定保留或取出種植體。
若發現種植牙松動,建議盡早就醫檢查。醫生會根據松動原因和程度制定個性化處理方案,避免延誤治療導致骨量進一步喪失。日常維護需加強口腔清潔,定期復查咬合和種植體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