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囊腫和外陰膿腫是兩種常見的外陰部病變,主要區別在于病因、臨床表現和處理方式。
外陰囊腫通常是腺體導管阻塞導致分泌物積聚形成的囊性結構,常見類型包括前庭大腺囊腫和表皮樣囊腫。囊腫生長緩慢,觸診質地柔軟且有波動感,表面皮膚顏色正常,一般無疼痛或僅有輕微脹感。感染風險較低,多數情況下無需特殊處理,體積較大或影響生活時可考慮手術切除。
外陰膿腫多由細菌感染引起,常見病原體為葡萄球菌、鏈球菌或大腸桿菌。膿腫發展迅速,局部表現為紅腫熱痛,觸診有硬結伴明顯壓痛,可能伴隨發熱等全身癥狀。膿腫成熟后可能出現波動感,需及時切開引流,配合抗生素治療如頭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控制感染。
兩者關鍵鑒別點在于感染征象:膿腫必然存在急性炎癥反應,而囊腫以無痛性包塊為主。若囊腫繼發感染會轉化為膿腫,此時需按膿腫處理。日常應注意外陰清潔,避免擠壓病變部位,出現進行性增大或疼痛加劇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