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塞牙可能引發齲齒、牙齦炎、牙周病、口腔異味、牙齒移位等危害。塞牙問題主要由食物殘渣滯留、牙齒排列不齊、齲洞形成、牙周組織萎縮、不良修復體等因素引起。
1、齲齒
食物殘渣長期滯留牙縫易滋生細菌,細菌分解糖分產酸腐蝕牙釉質形成齲洞。初期表現為牙齒表面黑線或白堊色斑塊,發展至牙本質層會出現冷熱敏感癥狀。建議使用牙線輔助清潔,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早期發現可選用氟化鈉護齒劑、氨甲環酸含漱液等防齲藥物干預。
2、牙齦炎
嵌塞食物刺激牙齦邊緣引發紅腫出血,長期可發展為慢性齦緣炎。典型癥狀包括刷牙出血、牙齦顏色暗紅、齦乳頭圓鈍。需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潔,配合復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銨含片等抗菌藥物控制炎癥。
3、牙周病
持續塞牙導致牙菌斑堆積,引發牙槽骨吸收和牙周袋形成。患者可能出現牙齒松動、咀嚼無力、牙齦退縮等癥狀。需進行齦下刮治等專業治療,必要時使用鹽酸米諾環素軟膏、甲硝唑口頰片等局部用藥。
4、口腔異味
腐敗的食物殘渣經細菌分解產生揮發性硫化物,造成持續性口臭。伴隨舌苔增厚、口腔黏膜干燥等癥狀。建議使用刮舌器清潔舌背,含服替硝唑口腔貼片或葡萄糖酸氯己定含片改善。
5、牙齒移位
單側長期塞牙可能改變咬合力分布,導致鄰牙傾斜或對頜牙伸長。常見于智齒阻生或缺失牙未修復的情況。需通過正畸治療或種植修復恢復咬合關系,預防顳下頜關節紊亂。
日常應養成餐后使用牙線或沖牙器的習慣,選擇小頭軟毛牙刷清潔牙縫,每半年接受一次專業潔治。對于牙齒排列不齊者,可考慮正畸治療改善接觸關系。出現持續牙齦出血、牙齒敏感等癥狀時需及時就診,避免發展為不可逆性牙體牙周損害。控制甜黏性食物攝入,增加芹菜、蘋果等富含膳食纖維食物的咀嚼鍛煉,有助于維持牙周組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