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術后需注意傷口護理、排尿管理、疼痛控制、預防感染和定期復查。尿道下裂是尿道開口位置異常的先天性畸形,手術是主要治療方式,術后護理直接影響恢復效果。
1、傷口護理
術后需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避免尿液污染傷口。使用無菌紗布覆蓋傷口,每日更換敷料,觀察有無滲血或分泌物。避免劇烈運動或騎跨動作,防止傷口裂開。術后1周內建議臥床休息,減少局部摩擦。
2、排尿管理
留置導尿管期間需保持通暢,避免牽拉或扭曲。拔管后可能出現排尿疼痛或尿線分叉,屬正常現象。鼓勵多飲水稀釋尿液,減少對創面刺激。如出現排尿困難、尿潴留需及時就醫。
3、疼痛控制
術后疼痛可通過口服對乙酰氨基酚等藥物緩解。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類可能增加出血風險的藥物。陰莖勃起可能引起疼痛,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雌激素類藥物抑制勃起。疼痛持續加重需排除感染或血腫。
4、預防感染
術后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洛。每日用碘伏消毒傷口,觀察有無紅腫、發熱等感染征象。避免盆浴或游泳,淋浴后及時擦干。出現38度以上發熱或傷口化膿需立即復診。
5、定期復查
術后1周拆除外包扎敷料,2周左右拔除導尿管。之后每月復查尿道通暢度和愈合情況,持續3-6個月。觀察有無尿道狹窄、尿瘺等并發癥,必要時需二次手術修復。青春期需評估陰莖發育狀況。
尿道下裂術后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優質蛋白如魚肉、蛋類促進組織修復,增加維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蔬菜增強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減少尿液刺激。術后3個月內避免騎自行車、攀爬等運動,防止傷口張力過大。家長需幫助患兒記錄排尿情況,發現尿線變細、尿頻尿急等癥狀及時就醫。保持樂觀心態,多數患兒通過規范護理可獲得良好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