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月經肚子疼可通過熱敷、服用止痛藥、調整飲食、適度運動、中醫調理等方式緩解。痛經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過多、子宮收縮異常、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精神緊張等原因引起。
1、熱敷
下腹部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子宮平滑肌痙攣。可使用熱水袋或暖寶寶,溫度控制在40-50攝氏度,每次持續15-20分鐘。注意避免燙傷皮膚,經期避免使用過熱的水泡澡。
2、止痛藥
布洛芬緩釋膠囊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疼痛,對原發性痛經效果顯著。雙氯芬酸鈉栓適用于胃腸道敏感者,直腸給藥可減少胃部刺激。萘普生片兼具抗炎鎮痛作用,但胃潰瘍患者慎用。所有藥物均需遵醫囑使用。
3、調整飲食
月經期應減少生冷、辛辣食物攝入,避免刺激胃腸和加重盆腔充血。適量增加溫性食物如紅糖姜茶、桂圓紅棗湯,補充鐵元素預防貧血。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毫升,保持大便通暢減輕盆腔壓力。
4、適度運動
經期第二日起可進行散步、瑜伽等低強度運動,促進內啡肽分泌緩解疼痛。避免游泳、仰臥起坐等增加腹壓的運動。凱格爾運動能改善盆腔血液循環,每次收縮維持5秒,重復10-15次為一組。
5、中醫調理
氣滯血瘀型可用益母草顆粒活血調經,寒凝血瘀型適合艾附暖宮丸溫經散寒。針灸選取關元、三陰交等穴位,隔日治療1次。耳穴壓豆選取子宮、內分泌等反射區,每周更換2次。需由專業中醫師辨證施治。
建立規律的月經周期記錄,觀察疼痛程度、持續時間及伴隨癥狀。若出現持續加重性疼痛、經量異常或非經期出血,需及時婦科就診排除器質性疾病。日常保持外陰清潔,選擇透氣棉質內褲,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壓力。經期睡眠時可采取側臥位減輕腹部壓力,冬季注意腰腹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