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好發于女性、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及存在泌尿系統結構異常的人群。尿路感染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常見癥狀包括尿頻、尿急、尿痛等,嚴重時可出現發熱或腰痛。
1、女性
女性尿道較短且靠近肛門,細菌更容易侵入尿道。性生活頻繁、使用避孕套或避孕藥、妊娠期激素變化等因素均會增加感染概率。日常需注意會陰清潔,避免憋尿,性生活后及時排尿有助于減少細菌滯留。
2、老年人
老年男性因前列腺增生易導致尿流不暢,老年女性則因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尿道黏膜防御能力減弱。合并慢性病或長期臥床者風險更高。建議保持適量飲水,定期進行泌尿系統檢查,避免導尿管長期留置。
3、糖尿病患者
高血糖環境利于細菌繁殖,同時糖尿病可能損傷神經導致膀胱排空不全。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監測尿常規變化,出現排尿不適時需警惕無癥狀菌尿的可能。
4、免疫力低下者
艾滋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或放化療人群,其免疫系統無法有效清除尿道細菌。這類人群發生腎盂腎炎等嚴重感染的概率較高,需在醫生指導下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5、泌尿系統結構異常
先天性尿道畸形、膀胱輸尿管反流、尿路結石或腫瘤等疾病會導致尿液滯留。此類患者可能需要手術矯正畸形,并定期進行尿培養監測,必要時需長期低劑量抗生素預防。
預防尿路感染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飲水量,避免過度清潔會陰破壞菌群平衡,選擇棉質透氣內衣。蔓越莓制品可能有助于抑制細菌黏附尿道,但不宜替代藥物治療。反復感染者應排查是否存在基礎疾病,并遵醫囑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療,避免耐藥性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