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經和停經的主要區別在于發生機制和持續時間,閉經指女性月經停止超過6個月或3個周期,停經則特指自然絕經后月經永久終止。
1、發生機制
閉經分為原發性閉經和繼發性閉經。原發性閉經指16歲后仍無月經來潮,可能與染色體異常、生殖道發育異常有關。繼發性閉經指既往有月經但停止超過6個月,常見于多囊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癥等病理狀態。停經是卵巢功能自然衰退的結果,卵泡耗竭導致雌激素水平持續下降,屬于生理性月經終止。
2、持續時間
閉經具有可逆性,通過治療原發病或調整生活方式后月經可能恢復。如體重過低引起的閉經,營養改善后月經可復潮。停經具有永久性,絕經后月經不會再次來潮,伴隨潮熱、骨質疏松等更年期癥狀持續存在。
3、年齡特征
閉經可發生于育齡期任何年齡段,下丘腦性閉經常見于過度節食的年輕女性,卵巢早衰可能導致40歲前閉經。停經多發生在45-55歲,中國女性平均絕經年齡49歲,早于40歲為早絕經,晚于55歲為晚絕經。
4、伴隨癥狀
病理性閉經常伴發癥狀,如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出現痤瘡、多毛,垂體瘤導致閉經伴頭痛、視力障礙。停經早期可能出現血管舒縮癥狀,如夜間盜汗、情緒波動,遠期可能出現泌尿生殖道萎縮、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
5、處理方式
閉經需排查妊娠后,進行性激素六項、超聲等檢查,針對病因使用促排卵藥物或激素替代治療。停經若無嚴重更年期癥狀可不干預,必要時采用短期激素替代緩解癥狀,需定期監測子宮內膜和乳腺情況。
建議女性記錄月經周期變化,突發閉經需排除妊娠。保持均衡飲食攝入足量優質蛋白和鐵元素,適度運動控制體重但避免過度消耗。圍絕經期女性可增加豆制品攝入補充植物雌激素,每年進行婦科檢查、骨密度篩查,出現異常子宮出血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