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潰爛發臭可能是由細菌感染、真菌感染、多汗癥、接觸性皮炎或化膿性汗腺炎等原因引起的。腋下皮膚出現潰爛并伴有異味時,需警惕局部感染或皮膚疾病,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1、細菌感染
腋下潮濕多汗的環境容易滋生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入皮膚后可導致局部化膿性感染。表現為紅腫熱痛,嚴重時形成膿皰或潰瘍,伴有明顯臭味。可遵醫囑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必要時口服頭孢克洛分散片。
2、真菌感染
念珠菌或表皮癬菌感染可引起腋下間擦疹,表現為邊緣清晰的紅色斑片,表面糜爛滲出,伴有特殊酸臭味。需保持患處干燥清潔,遵醫囑使用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噴霧等抗真菌藥物,嚴重者可口服伊曲康唑膠囊。
3、多汗癥
腋窩汗腺分泌亢進導致長期潮濕,皮膚浸漬后屏障功能受損,易繼發感染并產生腐敗氣味。建議使用氯化鋁溶液外涂減少汗液分泌,嚴重者可考慮肉毒桿菌毒素注射治療,日常需穿著透氣吸汗的棉質衣物。

4、接觸性皮炎
對止汗劑、剃毛產品或衣物染料的過敏反應可引發局部皮膚炎癥,搔抓后出現糜爛滲液,合并細菌感染時會產生異味。需立即停用致敏產品,外用氫化可的松乳膏緩解瘙癢,合并感染時加用抗生素軟膏。
5、化膿性汗腺炎
這是一種慢性毛囊閉塞性炎癥,腋下出現深部痛性結節,破潰后形成竇道并排出惡臭膿液。急性期需口服多西環素片等抗生素,頑固性病變可能需要手術切開引流或病灶切除,術后需定期換藥護理。

日常護理需保持腋窩清潔干燥,每日用溫和洗劑清洗后徹底擦干,避免使用刺激性止汗產品。選擇寬松衣物減少摩擦,出汗后及時更換。飲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精攝入。若出現持續潰爛、發熱或淋巴結腫大等癥狀,應立即到皮膚科就診,進行膿液培養等檢查以明確病原體,針對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藥物。治療期間避免自行擠壓患處,防止感染擴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