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試紙檢測的準確率通常可達95%以上,但受檢測時機、操作規范、試紙質量等因素影響。
1、檢測時機:
高危行為后2-6周為窗口期,此時抗體可能未產生,檢測結果可能出現假陰性。建議高危行為后6周、3個月分別復檢,窗口期后檢測準確率顯著提升。
2、操作規范:
未按說明書操作可能導致誤差,如采血量不足、未使用緩沖液、結果超時判讀等。正規試紙需配合指尖采血針、稀釋液等配套工具,操作失誤會使靈敏度下降10%-15%。
3、試紙質量:
國家藥監局批準的HIV抗體檢測試紙需通過臨床驗證,靈敏度應≥99%,特異度≥98%。購買時需認準醫療器械注冊證號,非法渠道產品可能存在質檢缺陷。
4、個體差異:
免疫抑制患者、孕期婦女等特殊人群可能出現抗體延遲產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能因交叉反應出現假陽性,需通過免疫印跡試驗確認。
5、結果解讀:
試紙陽性結果需疾控中心復檢確認,陰性結果需結合窗口期判斷。任何初篩陽性都不可作為確診依據,專業實驗室的蛋白印跡試驗才是金標準。
建議檢測前避免劇烈運動和高脂飲食,采血時保持手指溫暖促進血液循環。檢測后保留試紙編號以備核查,陽性結果需在24小時內聯系當地疾控中心。日常應避免共用剃須刀等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發生高危暴露后72小時內可考慮阻斷藥物治療。定期檢測有助于早發現早治療,規范治療的感染者預期壽命已接近常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