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時喝牛奶通常不能緩解癥狀,反而可能加重腹瀉。牛奶中的乳糖需要乳糖酶分解,腹瀉時腸道功能減弱,乳糖酶分泌不足,易導致乳糖不耐受。
1、乳糖不耐受的影響:
腹瀉期間腸道黏膜受損,乳糖酶活性降低,未分解的乳糖在腸道內發酵產氣,可能引發腹脹、腸鳴音亢進,甚至加重腹瀉。部分人群本身存在乳糖不耐受體質,飲用牛奶后癥狀更明顯。
2、牛奶蛋白的刺激作用:
牛奶中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可能刺激敏感腸道,延長炎癥反應時間。急性胃腸炎或感染性腹瀉患者飲用牛奶后,腸道通透性增加,可能加劇水分丟失和電解質紊亂。
3、替代飲品選擇:
腹瀉期間建議選擇無乳糖配方奶、米湯或口服補液鹽溶液,這些液體能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而不刺激腸道。發酵乳制品如酸奶因含部分分解的乳糖,耐受性相對較好,但需選擇無添加糖的品種。
腹瀉期間應避免高脂、高糖及含咖啡因的飲品,優先補充水分和鈉鉀等電解質。癥狀持續超過48小時或出現發熱、血便等情況需及時就醫。恢復期逐步嘗試少量低脂乳制品,觀察個體耐受性。日常飲食可增加香蕉、燕麥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幫助修復腸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