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禁忌癥包括急性炎癥期、嚴重全身性疾病、妊娠期特定階段、長期服用抗凝藥物以及放射治療區域。
1、急性炎癥:口腔頜面部存在急性感染如冠周炎、牙槽膿腫時,拔牙可能導致感染擴散。需先控制炎癥,通過抗生素治療和局部引流后再評估拔牙時機。
2、全身性疾?。何纯刂频母哐獕海?80/100mmHg、近期心肌梗死6個月內、嚴重血液病如白血病或血小板減少癥患者,拔牙可能誘發心腦血管意外或難以控制的出血。需由內科醫生評估病情穩定性。
3、妊娠期風險:妊娠前3個月易引發流產,后3個月可能誘發早產。必要情況下可選擇妊娠中期4-6個月在產科監護下進行簡單拔牙操作。
4、抗凝藥物影響:長期服用華法林、阿司匹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藥利伐沙班者,需檢測INR值調整至1.5以下,或采用低分子肝素橋接治療。拔牙后需加壓止血并使用明膠海綿填塞創口。
5、放射治療區域:頜面部放療后6個月內禁止拔牙,放射性骨壞死風險顯著增加。必須拔牙時需配合高壓氧治療,術前術后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類預防感染。
日常需保持口腔衛生,使用軟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清潔;術后24小時內避免劇烈運動和過熱飲食;糖尿病患者應監測血糖,高血壓患者需規律服藥控制血壓。出現持續出血、劇烈疼痛或發熱癥狀時需立即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