鋇灌腸是一種通過肛門注入鋇劑進行X線檢查的影像學診斷方法,主要用于觀察結腸和直腸的形態結構。鋇灌腸檢查可分為單對比造影和雙對比造影兩種方式,適用于篩查結腸息肉、腫瘤、炎癥性腸病等病變。
1、檢查原理
鋇灌腸利用硫酸鋇制劑的高密度特性,在X線下形成鮮明對比。鋇劑充盈腸腔后能清晰顯示腸壁輪廓,雙對比造影時配合氣體注入可使黏膜皺襞展開,有助于發現微小病變。檢查前需嚴格清潔腸道,避免殘留糞便干擾影像判斷。
2、適應病癥
該檢查適用于慢性腹瀉、便血、腸梗阻等疑似結腸病變的輔助診斷。對潰瘍性結腸炎可觀察到腸壁毛糙和假息肉形成,克羅恩病可見跳躍性病變,腫瘤則表現為充盈缺損或腸腔狹窄。老年患者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時,鋇灌腸可作為初步篩查手段。
3、操作流程
患者取側臥位經肛管注入鋇劑,在透視下調整體位使鋇劑均勻分布。檢查中需多次改變體位拍攝全景片和局部點片,必要時進行加壓攝影。整個過程約需30分鐘,檢查后需大量飲水促進鋇劑排出。
4、優勢局限
相比結腸鏡,鋇灌腸無創且能觀察全結腸形態,但對早期小病灶的敏感性較低,無法進行活檢。腸梗阻急性期、腸穿孔高危患者禁用,糖尿病患者需警惕鋇劑滯留風險。
5、替代方案
目前CT仿真結腸鏡逐漸成為替代選擇,其三維重建技術能多角度觀察腸壁,但仍有輻射暴露問題。對于高風險人群,仍推薦結合結腸鏡進行病理確診。
接受鋇灌腸檢查后應保持充足水分攝入,觀察排便情況以防鋇劑殘留。檢查前三天建議低渣飲食,避免奶制品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老年患者檢查后需監測電解質平衡,出現持續腹痛或發熱應及時就醫。日常注意增加蔬菜水果攝入,保持規律排便習慣有助于結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