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牙菌斑主要表現為牙齒表面出現白色或黃色軟垢、牙齦紅腫出血、口腔異味、牙齒敏感、齲齒形成等。牙菌斑是細菌在牙齒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主要由食物殘渣和細菌代謝產物構成,長期積累可能引發牙齦炎、齲齒等口腔問題。
1、牙齒軟垢
牙菌斑初期表現為牙齒表面附著白色或黃色的軟垢,尤其在牙縫和牙齦邊緣處明顯。這些軟垢質地黏膩,用指甲可刮除,主要由細菌、唾液蛋白和食物殘渣混合形成。家長可觀察到孩子牙齒失去光滑感,尤其在未及時刷牙時更為明顯。軟垢堆積會加速細菌繁殖,需通過正確刷牙和牙線清潔去除。
2、牙齦紅腫
牙菌斑中的細菌會刺激牙齦組織,導致牙齦邊緣呈現鮮紅色,觸碰時易出血。兒童可能在刷牙或進食硬物時出現牙齦滲血,嚴重時伴有自發性出血。長期牙齦紅腫可能發展為牙齦炎,表現為牙齦腫脹、質地松軟。家長需關注孩子刷牙時的出血情況,并及時加強口腔清潔。
3、口腔異味
牙菌斑中的厭氧菌分解食物殘渣會產生硫化物,導致持續性口臭。這種異味在晨起時尤為明顯,刷牙后短暫緩解但很快復發。兒童可能因口腔異味影響社交信心,部分患兒伴有舌苔增厚。定期使用兒童專用牙線和漱口水可減少細菌滋生,改善口氣問題。
4、牙齒敏感
牙菌斑長期存在可能導致牙釉質脫礦,表現為進食冷熱酸甜食物時牙齒短暫刺痛。兒童可能因此拒絕某些食物或突然中斷進食。釉質表面可能出現白堊色斑點,這是齲齒早期的表現。使用含氟牙膏和窩溝封閉能增強釉質抗酸能力,減少敏感癥狀。
5、齲齒形成
牙菌斑中的變形鏈球菌代謝產酸會腐蝕牙體,形成黑色或棕色的齲洞。好發于磨牙咬合面和鄰面,初期可能無疼痛,隨齲壞加深會出現進食嵌塞和自發痛。乳牙齲齒發展較快,可能影響恒牙胚發育。發現齲齒需及時就醫進行充填治療,避免繼發牙髓炎。
預防兒童牙菌斑需建立每日兩次巴氏刷牙法,使用兒童含氟牙膏,家長應幫助學齡前兒童完成刷牙。限制高糖零食攝入頻率,餐后漱口或咀嚼無糖口香糖。每半年進行口腔檢查,必要時做涂氟或窩溝封閉。出現牙齦出血、牙齒黑斑等情況應及時就診,避免發展為嚴重口腔疾病。培養兒童使用牙線習慣,選擇小頭軟毛牙刷,確保清潔到后牙區域。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需從幼兒期開始培養,家長示范和監督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