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育環長期不取可能引發健康風險,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根據個體情況及時取出。節育環超期留置的影響主要有移位風險增加、盆腔感染概率上升、月經異常加重、嵌頓可能、絕經后取環困難。
1、移位風險:
宮內節育器超過使用年限后,固定位置可能發生改變。金屬環可能穿透子宮肌層,含銅環移位會降低避孕效果。臨床常見下腹隱痛或性生活疼痛,超聲檢查可明確環位異常。發生移位需立即就醫取出,避免損傷鄰近器官。
2、感染概率:
超期留置會破壞子宮內膜防御屏障,細菌更易沿尾絲上行感染。表現為持續腰骶酸痛、異常陰道分泌物或發熱,嚴重者可發展成盆腔炎。絕經后婦女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感染風險增加3-5倍,建議絕經后半年內取出。
3、月經異常:
長期刺激會導致子宮內膜增生不規則脫落,臨床常見經期延長、經量增多甚至貧血。含銅節育環使用者中,約30%出現進行性加重的痛經。若藥物止血無效,需考慮及時取環并診刮止血。
4、組織嵌頓:
節育環長期壓迫可使部分金屬絲嵌入肌層,取環時易發生斷裂殘留。絕經后子宮萎縮更易發生嵌頓,術前需通過三維超聲評估嵌入深度。復雜嵌頓病例可能需宮腔鏡或腹腔鏡聯合手術。
5、絕經取環:
子宮萎縮后宮頸口緊閉,傳統取環術成功率不足60%。絕經超過2年者,取環前需使用雌激素軟化宮頸。宮腔嚴重粘連者可能需超聲引導下手術,術后需預防宮腔感染和出血。
建議育齡女性在節育環達到使用年限前1年進行婦科評估,金屬環通常5-10年需更換,含藥環多為3-5年。取環后兩周內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可適量補充鐵劑預防貧血。日常注意觀察月經變化,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婦科超聲檢查。出現異常出血、持續腹痛或發熱癥狀應立即就診,絕經后女性取環不宜超過絕經后1年。合理規劃取環時間能有效降低并發癥風險,維護生殖系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