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造影可通過數字減影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等方式檢查。該檢查主要用于評估頸動脈狹窄、斑塊或血管畸形,需在專業影像科完成。
1、術前準備:患者需簽署知情同意書,檢查前4小時禁食。醫生會評估腎功能、凝血功能及碘過敏史,高血壓患者需提前控制血壓。檢查前需移除頸部金屬物品。
2、造影劑注射:經肘靜脈注射含碘造影劑,采用高壓注射器以3-5ml/s速度推注。造影劑隨血流到達頸動脈時,X光機快速連續拍攝影像,全程約需15-20分鐘。
3、影像采集:患者取仰臥位,頭部固定避免移動。DSA設備拍攝動脈期、靜脈期多角度影像,包括正位、側位及斜位。現代設備可三維重建血管形態。
4、術后觀察:檢查后需按壓穿刺點15分鐘,臥床休息6小時。密切觀察穿刺部位出血、血腫情況,建議24小時內飲水2000ml促進造影劑排泄。
5、報告解讀:影像科醫師分析血管狹窄程度、斑塊性質及血流動力學變化。根據結果建議藥物治療、支架植入或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等后續治療方案。
檢查后建議低脂飲食,控制每日鈉鹽攝入低于5g,適當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定期監測血壓血糖,戒煙限酒,每年復查頸動脈超聲。出現頭暈、言語不清等神經系統癥狀需立即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