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咽干可能由空氣干燥、過敏反應、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炎、鼻竇炎等原因引起。
1、空氣干燥:
環境濕度不足導致鼻腔黏膜水分蒸發過快,引發干燥不適。冬季暖氣房或空調房常見,可放置加濕器維持濕度40%-60%,每日飲水2000ml以上,使用生理鹽水噴霧濕潤鼻腔。
2、過敏反應:
花粉、塵螨等過敏原刺激鼻咽部黏膜,引發充血水腫。可能伴隨眼癢、打噴嚏,需檢測過敏原并規避,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組胺藥物緩解癥狀。
3、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細菌感染引發急性炎癥,通常伴隨發熱、咳嗽。可能與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有關,表現為鼻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需對癥使用布洛芬退熱,偽麻黃堿減輕鼻塞。
4、慢性鼻炎:
長期炎癥導致鼻甲肥大、纖毛功能受損,可能與空氣污染、反復感冒有關。癥狀持續3個月以上,需鼻用糖皮質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嚴重者考慮下鼻甲射頻消融術。
5、鼻竇炎:
鼻竇開口阻塞繼發細菌感染,常見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伴隨頭痛、膿涕,需鼻竇CT確診,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抗生素,頑固病例行鼻內鏡額竇開放術。
日常可食用雪梨百合羹、銀耳蓮子湯滋陰潤燥,練習腹式呼吸改善鼻腔通氣,避免用力擤鼻。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血性分泌物時需耳鼻喉科就診,排除腫瘤性病變。睡眠時抬高床頭15度可減輕鼻竇壓力,定期清洗空調濾網減少塵螨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