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瘺通常表現為口腔與鼻腔之間的異常通道,可能由先天性腭裂術后并發癥、外傷或感染引起,主要癥狀包括進食時鼻腔反流、發音不清、反復鼻竇感染等。
1、進食鼻腔反流
食物或液體通過腭部缺損處進入鼻腔,尤其在吞咽流質時明顯。先天性腭裂患兒術后若發生瘺口,哺乳時可能出現嗆咳或鼻腔溢奶。成人患者可能因瘺口較小僅表現為飲水時鼻腔刺痛感。
2、開放性鼻音
氣流經瘺口異常分流導致共鳴異常,發音時呈現典型"鼻音過重"特征。發爆破音如"b""p"時尤為明顯,可能伴隨語音清晰度下降。長期未治療可能影響兒童語言發育。
3、反復上呼吸道感染
口腔細菌經瘺口進入鼻竇引發炎癥,常見鼻竇區壓痛、膿性鼻涕等癥狀。部分患者伴隨慢性中耳炎,與咽鼓管功能異常有關。感染發作頻率與瘺口大小呈正相關。
4、口腔異味
食物殘渣滯留瘺口引發腐敗,產生持續性口臭。可能伴隨瘺口邊緣黏膜紅腫,觸診可發現組織缺損。較大瘺口可見到裸露的骨面或肉芽組織增生。
5、聽力障礙
長期鼻咽部炎癥可能波及咽鼓管,導致傳導性耳聾。兒童患者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繼發表現。需通過聲導抗測試評估中耳功能狀態。
腭瘺患者應保持口腔清潔,使用沖牙器減少食物殘留,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先天性腭裂術后需定期隨訪,成年患者建議手術修復前進行鼻咽纖維鏡評估。修復術后需進行語音訓練,恢復期間選擇軟食并避免擤鼻等增加創面壓力的動作。伴有聽力下降者需耳鼻喉科協同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