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緊張:促動力藥+消化酶
李小姐為公司白領,工作繁忙,壓力巨大,經常為焦慮失眠而困擾,最近又有噯氣、腹脹、早飽等不適。
分析:長期精神緊張的人,胃腸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應,加之多伴有不合理的飲食結構、不良的睡眠、缺乏體育運動等,都可出現消化道功能紊亂,出現如胃腸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從而使消化功能下降。
建議:這類患者可以使用促胃動力藥如嗎叮啉、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促進胃腸道蠕動,從而緩解腹脹、早飽等不適。同時,可服用消化酶如復方消化酶、胰酶等來補充機體本身消化酶的分泌不足,促進消化。伴有焦慮-抑郁性心理障礙的患者,可在心理疏導、心理調整等治療基礎上,應用抗焦慮-抑郁藥物如賽樂特、百憂解、黛安神等。
腸易激綜合征:解痙藥+腸黏膜保護藥
劉女士多年來時有中上腹脹,并伴有腹瀉與便秘交替癥狀;當緊張或氣候、環境改變時,腹部就會出現陣發性絞痛。去醫院行腸鏡檢查,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征。
分析:劉女士患的是腸易激綜合征,這是一種以腹痛或腹部不適伴排便習慣改變為特征的功能性腸病。該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患者的內臟敏感性增高有關,常常與消化不良合并存在。
建議:盡力找出誘發因素,如飲食、某些應激事件等。在設法予以祛除誘因的同時,對于以腹痛為主者可使用解痙劑如菪堿類、得舒特、斯巴敏等,而對于伴有排便習慣改變者可選用腸道動力調節藥如曲美布汀等,也可同時應用消化道黏膜保護劑如谷氨酰胺,及調整腸道菌群藥如培菲康、米雅BM、樂托爾或整腸生等。
糖尿病患者:促胃動力藥+消化酶
老張患糖尿病多年,一直有腹脹,腹部隱痛不適感,飯后還常常出現惡心,也時常有便秘。便秘嚴重時,老張會自行口服一些瀉藥,但在腹瀉同時,腹脹、惡心并不能緩解,并且瀉藥也漸漸失去了作用,老張很是煩惱。
分析: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圍自主神經病變,導致內臟自主神經受損,并且由于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造成胃腸平滑肌細胞變性,出現胃腸運動減弱,胃排空延遲,從而出現腹脹、便秘等消化不良癥狀,又稱為糖尿病"胃輕癱"。
建議:糖尿病"胃輕癱"宜早期治療。一方面要良好地控制血糖,并針對神經損害用藥。另一方面需改善或糾正胃動力異常,可使用嗎丁啉、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藥物促進胃腸蠕動,使用消化酶幫助消化,也可使用六味安消等中藥。
胃食管反流:抑酸藥+促動力藥
最近,小徐總覺得燒心、反酸,胸骨后燒灼感,有時還有胸痛,尤其當喝了咖啡、吃了巧克力或吸煙后更加明顯。
分析: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癥狀在飯后更加明顯,也常與消化不良癥狀同時存在。該病與肥胖和高脂飲食密切相關。
建議:治療上可以使用抑酸藥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同時加用促胃動力藥如嗎叮啉等減輕反流。此外,非藥物治療也很重要,包括飯后保持直立位,改變飲食習慣,減少脂肪攝入,戒煙酒,限制酸性或辛辣食物、巧克力、咖啡因類食品及糖的攝入,不要穿緊身衣或束過緊腰帶等。
服消炎鎮痛藥后:抑酸藥+胃黏膜保護藥
67歲的老孫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長年口服阿司匹林,但他總是覺得胃隱痛不適,還有反酸、燒心感。
分析:阿司匹林及非甾體類消炎藥如扶他林、消炎痛、布洛芬、炎痛喜康等,均可造成胃黏膜損傷,導致胃黏膜糜爛、出血、潰瘍等,并引起腹痛、腹脹等腸胃不適。
建議:在使用阿司匹林的同時可口服抑酸藥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并可應用胃黏膜保護藥如吉法酯、膜固斯達、麥滋淋S等。另外,建議既往有消化道出血或消化性潰瘍病史者,尤其年齡超過65歲以上者,謹慎使用阿司匹林。
總之,當患者發生消化不良時,首先應該去醫院,排除器質性疾病,然后改變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并可根據病因、癥狀的不同,針對性地選擇治療藥物。當療效不佳或仍有癥狀反復發生,應及時就診,必要時還須重復檢查,以免漏診。
從生活習慣上預防消化不良發生
當消化不良癥狀較輕時,可從生活習慣上改變,如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緊張和急躁,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保障足夠的睡眠。飲食上應戒煙、戒酒,注重調整飲食如避免高脂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慎用非甾體類消炎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