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頭發炎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抗真菌藥、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三類。龜頭炎常見于包皮過長或衛生不良者,臨床表現為紅腫、瘙癢或分泌物增多,需根據病原體類型選擇針對性藥物。
抗真菌藥物適用于真菌性龜頭炎,常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軟膏和聯苯芐唑溶液。這類藥物通過破壞真菌細胞膜發揮抑菌作用,對白色念珠菌感染效果顯著,使用期間需保持患處干燥清潔。
細菌性龜頭炎需采用抗生素治療,推薦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嚴重感染可配合口服頭孢克肟或阿奇霉素,但需通過細菌培養確定致病菌。合并尿道刺激癥狀者應排查淋球菌或衣原體感染。
過敏性龜頭炎可使用弱效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軟膏,配合硼酸溶液濕敷。合并濕疹樣改變時可短期應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但連續使用不宜超過兩周。糖尿病患者出現龜頭炎需先控制血糖水平。
頑固性龜頭炎需排除特異性感染,包皮過長反復發作者建議炎癥控制后行包皮環切術。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檢查治療。出現潰瘍、淋巴結腫大或全身發熱癥狀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