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糞吸入綜合征可能由胎兒宮內窘迫、胎盤功能不全、母體妊娠期疾病、產程異常、新生兒窒息等原因引起。
1、胎兒宮內窘迫:
胎兒缺氧時腸蠕動加快,肛門括約肌松弛導致胎糞排出。常見于臍帶繞頸、胎盤早剝等情況,需通過胎心監護早期識別,分娩后立即進行氣道清理。
2、胎盤功能不全:
妊娠高血壓或糖尿病等導致胎盤血流灌注不足,胎兒長期慢性缺氧刺激胎糞排出。孕母需控制血壓血糖,分娩時做好新生兒復蘇準備。
3、母體妊娠期疾病:
子癇前期、膽汁淤積癥等疾病影響胎兒氧供,增加胎糞污染風險。定期產檢監測母體肝腎功能,必要時提前終止妊娠。
4、產程異常:
滯產或急產均可能造成胎兒應激反應,與羊水過少合并時更易發生吸入。可能與臍帶受壓、產道擠壓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呼吸急促、皮膚黃染等癥狀。
5、新生兒窒息:
出生時嚴重窒息引發喘息樣呼吸,將胎糞吸入深部氣道。可能與胎位異常、巨大兒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發紺、三凹征等癥狀,需氣管插管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
預防重點在于孕期規范產檢,控制妊娠并發癥,分娩時產科與兒科團隊協同處理。出現胎糞污染需立即進行氣管內吸引,后續監測血氣分析與胸片,必要時采用高頻振蕩通氣或體外膜肺支持。母乳喂養有助于增強新生兒免疫力,維持適宜溫濕度環境降低氧耗,定期隨訪評估肺功能發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