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功能不全可能由黃體期縮短、孕酮分泌不足、卵泡發育不良、子宮內膜容受性下降、內分泌紊亂等原因引起,可通過黃體支持治療、促排卵治療、激素替代療法、生活方式調整、中醫調理等方式干預。
正常黃體期持續12-14天,若短于10天可能導致子宮內膜提前脫落。建議通過基礎體溫監測結合超聲檢查確診,日常避免過度勞累及精神緊張,適當補充維生素E改善卵巢功能。
黃體細胞分泌孕酮水平低下時,子宮內膜轉化不充分。臨床常用地屈孕酮、黃體酮膠囊、微粒化黃體酮進行補充,同時需排查多囊卵巢綜合征等潛在病因。
優勢卵泡直徑不足18mm或過早破裂會影響黃體形成。克羅米芬、來曲唑等促排卵藥物可改善卵泡質量,配合高蛋白飲食及跳繩運動促進卵泡發育。
子宮內膜對孕酮反應遲鈍時,即使孕酮水平正常仍可能著床失敗。子宮血流檢查可評估容受性,低劑量阿司匹林或丹參注射液可能改善內膜血流灌注。
高泌乳素血癥或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干擾黃體功能。血清泌乳素超過25ng/ml需使用溴隱亭,甲減患者需補充左甲狀腺素鈉,伴隨月經稀發或痤瘡癥狀時應系統篩查激素水平。
保證每日攝入30g優質蛋白如雞蛋、魚肉,每周3次有氧運動維持正常BMI,避免熬夜干擾褪黑素分泌周期。反復流產或久備不孕者建議月經周期第21天檢測孕酮水平,持續低于10ng/ml需考慮黃體功能不全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