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修復和補牙是兩種不同的牙科治療方式,補牙主要用于齲齒等小范圍缺損的填充,牙齒修復則涵蓋更廣泛的牙齒結構重建。牙齒修復的方式主要有嵌體修復、全冠修復、貼面修復、種植修復、活動義齒修復等。
1、嵌體修復
嵌體修復適用于牙體缺損較大的情況,通過定制金屬或陶瓷嵌體嵌入牙齒內部。相比補牙直接填充材料,嵌體能更好恢復牙齒形態和功能,但需要磨除更多健康牙體組織。嵌體修復多用于后牙大面積缺損或根管治療后的牙齒保護。
2、全冠修復
全冠修復需要磨除整個牙冠部分,用金屬烤瓷冠或全瓷冠完整包裹剩余牙體。適用于嚴重缺損、隱裂或根管治療后的牙齒,能提供更強支撐力但會犧牲更多天然牙體結構。全冠修復后需避免咬硬物以防崩瓷。
3、貼面修復
貼面修復主要改善前牙美觀問題,將0.3-0.7毫米薄層瓷貼面粘接在牙齒唇面。相比補牙使用的樹脂材料,瓷貼面更耐磨且不易著色,但需要磨除少量牙釉質。適用于氟斑牙、四環素牙等色素沉積病例。
4、種植修復
種植修復通過植入人工牙根替代缺失牙,上部連接個性化牙冠。與傳統補牙僅修復牙體不同,種植體能恢復完整咀嚼功能并防止牙槽骨吸收。需要手術植入且治療周期較長,適合單顆或多顆牙缺失患者。
5、活動義齒修復
活動義齒通過金屬卡環或精密附件固定在鄰牙上,可自行摘戴。適用于多顆牙缺失且不適合種植的情況,雖然舒適度低于固定修復但便于清潔維護。夜間需取出浸泡以保持基托材料彈性。
日常需注意口腔衛生維護,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線清潔修復體邊緣。避免用修復牙咬硬物或開瓶蓋等非咀嚼行為,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可及時發現繼發齲或修復體松動。吸煙者需控制頻次以防修復體著色,糖尿病患者更需關注牙齦健康狀況。出現修復體脫落或明顯不適時應及時復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