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動不宮縮是孕晚期常見的生理現象。胎動是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宮縮則是子宮肌肉的規律性收縮。兩者雖然都與子宮有關,但發生機制和意義不同。
胎動不宮縮可能與胎兒活動周期、孕婦體位變化、外界刺激等因素有關。胎兒有自己的活動周期,通常在特定時間段較為活躍。孕婦改變體位或受到聲音、觸摸等外界刺激時,也可能引發胎動。這些情況下出現的胎動屬于正常現象,不伴隨宮縮。
部分孕婦在孕晚期可能出現假性宮縮,即不規律的子宮收縮。假性宮縮通常持續時間短、強度弱、無規律性,與真正的臨產宮縮有明顯區別。假性宮縮可能由子宮肌肉敏感性增高、膀胱充盈、身體疲勞等因素引起。
胎動頻繁但無宮縮時,建議孕婦記錄胎動次數。正常胎動每小時不少于3次,12小時內不少于30次。若胎動明顯減少或消失,需及時就醫檢查。孕婦可通過左側臥位休息、適當飲水、放松心情等方式觀察胎動變化。
孕晚期出現規律宮縮、陰道流血或破水等情況時,提示可能臨產,應立即就醫。單純胎動不伴宮縮多數屬于正常現象,但持續異常需由產科醫生評估胎兒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