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可通過非甾體抗炎藥、生物制劑、傳統抗風濕藥、糖皮質激素、JAK抑制劑等方式治療。強直性脊柱炎通常由遺傳因素、免疫異常、感染因素、環境因素、代謝異常等原因引起。
1、非甾體抗炎藥:
非甾體抗炎藥是強直性脊柱炎的一線治療藥物,具有消炎鎮痛作用。常用藥物包括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美洛昔康等。這類藥物能有效緩解關節疼痛和晨僵癥狀,但對疾病進展的抑制作用有限。長期使用需注意胃腸道不良反應和心血管風險。
2、生物制劑:
生物制劑通過靶向抑制腫瘤壞死因子-α或白細胞介素-17等炎癥因子發揮作用。常用藥物包括阿達木單抗、依那西普、司庫奇尤單抗。這類藥物能顯著改善癥狀并延緩影像學進展,但價格較高且可能增加感染風險。使用前需篩查結核和乙肝。
3、傳統抗風濕藥:
傳統抗風濕藥如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對中軸型強直性脊柱炎效果有限,主要適用于外周關節受累患者。這類藥物起效較慢,需定期監測血常規和肝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惡心、口腔潰瘍等不良反應。
4、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主要用于急性發作期或局部關節炎癥明顯時。潑尼松、甲潑尼龍等藥物可快速控制炎癥,但不建議長期全身使用。對于骶髂關節炎可選擇局部關節腔注射,能減少全身副作用。
5、JAK抑制劑:
JAK抑制劑如托法替布、巴瑞替尼通過阻斷細胞內信號通路發揮抗炎作用。這類新型口服藥物對傳統治療無效的患者可能有效,但需警惕血栓形成和感染風險。用藥期間應定期監測血脂和血常規。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需保持規律運動如游泳、瑜伽,避免長期保持固定姿勢。飲食建議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魚、堅果,減少高糖高脂食物攝入。日常注意睡硬板床、戒煙限酒,定期監測疾病活動度和關節功能。出現持續疼痛或活動受限應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