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斑塊手術后需注意傷口護理、藥物使用、飲食調整、運動管理和定期復查。頸動脈斑塊手術主要包括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和頸動脈支架植入術,術后護理對恢復至關重要。
1、傷口護理
術后需保持手術部位清潔干燥,避免沾水或抓撓。觀察傷口有無紅腫、滲液或疼痛加劇,出現異常應及時就醫。頸動脈手術傷口通常位于頸部,需避免劇烈轉動頭部或壓迫傷口。拆線前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傷口裂開。術后短期內避免佩戴項鏈等可能摩擦傷口的飾品。
2、藥物使用
術后需遵醫囑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等,預防血栓形成。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鈣片調節血脂。不得擅自停藥或更改劑量,出現牙齦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應需及時告知同時需控制血壓血糖,必要時服用降壓藥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3、飲食調整
術后飲食應以低鹽低脂為原則,控制每日鈉鹽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攝入,補充膳食纖維。選擇優質蛋白如魚類、豆制品,限制紅肉和動物內臟。烹飪方式以蒸煮燉為主,避免油炸燒烤。控制總熱量攝入,維持適宜體重,肥胖患者需逐步減重。
4、運動管理
術后早期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輕度活動如散步,逐漸增加運動量。避免突然用力或劇烈運動,防止血壓驟升。三個月內不宜進行對抗性運動或重體力勞動。可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左右。運動時注意監測心率,出現頭暈等不適立即停止。
5、定期復查
術后需定期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評估血管通暢情況。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控制在目標范圍內。每3-6個月復查一次,病情穩定后可適當延長間隔。出現頭暈、言語不清等腦缺血癥狀需立即就醫。長期隨訪有助于及時發現并處理復發或并發癥。
頸動脈斑塊手術后恢復期需特別注意生活方式調整。戒煙限酒對血管保護至關重要,吸煙會顯著增加再狹窄風險。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疲勞。控制情緒波動,減少精神壓力。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誘發血管痙攣。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加強基礎疾病管理。術后恢復期間如出現任何異常癥狀都應及時與主治醫生溝通,不可掉以輕心。科學規范的術后管理能有效改善預后,降低卒中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