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病毒性腦炎可能由腸道病毒、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蟲媒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引起。病毒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或蚊蟲叮咬等途徑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導致腦實質炎癥反應。
1、腸道病毒
腸道病毒是兒童病毒性腦炎最常見的病原體,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屬于此類,感染后可出現發熱、頭痛、嘔吐等癥狀。家長需注意兒童手衛生,避免接觸污染水源。急性期需住院進行抗病毒治療,常用藥物包括更昔洛韋、阿昔洛韋等。
2、單純皰疹病毒
單純皰疹病毒1型可通過呼吸道或密切接觸傳播,易引起顳葉腦炎。患兒可能出現性格改變、抽搐等特征性表現。該類型腦炎病情進展快,家長發現異常應及時送醫。臨床常用更昔洛韋進行針對性抗病毒治療,嚴重時需配合糖皮質激素控制炎癥。
3、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該病毒原發感染表現為水痘,病毒潛伏后復發可導致腦炎。患兒常見小腦性共濟失調癥狀,如步態不穩、言語含糊等。家長需觀察水痘皮疹出現后神經系統癥狀,及時使用阿昔洛韋治療可改善預后。疫苗接種是有效的預防手段。
4、腮腺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性腦炎多伴隨腮腺腫大癥狀,通過飛沫傳播。臨床表現為腦膜刺激征和精神狀態改變。家長應注意隔離患兒,預防并發癥如睪丸炎或卵巢炎。治療以對癥支持為主,重癥可考慮靜脈免疫球蛋白。
5、蟲媒病毒
乙型腦炎病毒等通過蚊蟲叮咬傳播,具有明顯季節性。患兒常見高熱、意識障礙等嚴重癥狀。家長在流行季節需做好防蚊措施,出現癥狀應立即就醫。臨床需進行降顱壓、止驚等綜合治療,重癥患者可能遺留神經系統后遺癥。
預防兒童病毒性腦炎需按時接種相關疫苗,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流行季節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注意防蚊滅蚊。患兒發病期間應保證充足休息,給予易消化飲食,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恢復期可進行適當康復訓練,定期隨訪評估神經系統發育情況。家長需密切觀察患兒精神狀態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