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體感染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癥狀。早期常見干咳、咽痛、低熱,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胸痛、喘息,重癥患者可見持續高熱與呼吸困難。
咳嗽是肺炎支原體感染最典型的癥狀。初期多為陣發性干咳,夜間加重,部分患者伴隨白色黏液痰。這種咳嗽具有刺激性特征,易被誤認為支氣管炎或感冒。
發熱癥狀呈現個體差異。約60%患者出現37.5-38.5℃中低熱,兒童體溫可能升至39℃以上。發熱多呈弛張熱型,持續3-7天,使用常規退熱藥物效果往往不明顯。
約30%患者會出現胸骨后疼痛。咳嗽時疼痛加劇,與支原體引發的支氣管黏膜炎癥刺激有關。這種疼痛區別于心絞痛,不會放射至肩背部。
兒童患者常見喘息表現。支原體可誘發氣道高反應性,5歲以下患兒可能出現類似哮喘的喘鳴音,但肺部聽診濕啰音不明顯。這種喘息對抗哮喘藥物治療反應較差。
部分病例伴隨肺外癥狀。包括多形性皮疹、關節疼痛、溶血性貧血等,這些癥狀與支原體引發的免疫反應相關。出現此類表現需警惕非典型肺炎可能。
當咳嗽持續超過1周伴反復發熱,或出現呼吸急促、血氧下降時,建議盡早就醫進行血清抗體檢測或核酸檢測。免疫功能低下者及嬰幼兒出現癥狀應及時就診。